青春向党 不负人民

发布时间: 2022-05-04    来源: 全国人大    作者: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指明方向。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他曾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多所高校,走进校园和大学生朋友面对面,谈梦想、谈志向、谈信仰。

  亦师亦友,言谆意重,温暖的话语,是指引青年前进的力量。

  青春向党,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1990年7月下旬,北京大学黄誌、李树峰等30多名学生赴福州开展为期10天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获悉后非常重视,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到实践团驻地看望大家并座谈。

  “中国比较大,国情比较复杂,各个地方的情况可能都有差异,但是,如果我们要真正的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有报国理想的话,应该更多地深入到基层,真正了解实际的国情是怎么样的。”“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

  语重心长的嘱托,让同学们至今难忘。

  2018年,人民日报在头版推出“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通过实地走访,从贫困山村到繁华城市,从黄土高原到山水江南,从国内到国外,努力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轨迹。 

  在采访中,他们常听到这样的数字——“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的足迹遍及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他去过123个,跟着他下去调研,一年要穿坏三四双解放鞋”;“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他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虽然只在上海工作了7个月时间,但他马不停蹄考察了全市所有19个区县”……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一本幅员辽阔、瞬息万变的“无字之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青年惟有用眼睛阅读山河,用脚步丈量大地,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激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在实践中真切体会改革之难、骨头之硬、创新之要,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

  青春向党,要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回望历史,那一段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光辉记忆,是新时代青年的“人生灯塔”。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发表,划破了旧时代的夜空,照亮新时代的航程,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1921年,在民族危难、山河破碎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小小红船承载千钧,见证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1927年,年仅29岁的共产党员陈延年被捕,他宁死不跪,偏要站着受刑,高呼:“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被反动派乱刀砍死;1928年,陈延年的弟弟、年仅26岁的共产党员陈乔年受尽酷刑,从容赴死,他给后人留下了一句话: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我们看到,中国精神正在青年的身上延续和传扬。

  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热血里流淌着敢为人先的勇气,涌动着一往无前的执着,承载着对人民对国家舍我其谁的责任与使命,熔铸成为梦想、为民族的奋斗与担当。 

  青春向党,要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2020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

  树高千尺必有根,水流万里也有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长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地上,青年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须臾不可分离。

  曾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一生都在倾听群众的声音。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抗战时期,她就曾担任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组长。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担任了副社长。按照当时的规定,干同样的工作,女社员只有男社员一半的工分。申纪兰了解到,这种不合理的计酬机制严重挫伤了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操持家务,而这又妨碍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为了证明“男女同工同酬”的合理性,她组织女社员同男社员开展劳动竞赛,证明了女性劳动能力并不比男性差。1952年,西沟村就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5岁的青年申纪兰,坐着驴车走出大山,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倡议,写入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对推动实现男女平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是农民出身,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直到91岁逝世前,申纪兰始终和人民在一起,为青年做出了榜样。

  细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也有不少“80后”“90后”。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的勉励下,来自江西九江的李洪亮毅然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整村容村貌,听群众呼声,促产业发展,握住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四川代表团最年轻的“95后”代表徐萍,通过直播与年轻网友积极互动听取意见建议,每场直播都超过10万播放量;“85后”农民工代表柴闪闪,在调研中走街串巷,把手机号存在了许多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通讯录里,就是为了反映更多基层劳动者的所思所想,期盼与大家的人生一起“闪闪发光”。

  青春向党,要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写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翻开《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239封书信中,写给青年朋友的有近30封。 

  2000年到2022年,河北保定学院200多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对于扎根西部的青年人,习近平总书记感同身受:“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你们在信中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需求,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讲得很好。”“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支教毕业生代表回信。一纸信笺,承载着殷殷期许,从中南海传到边疆远塞,飞到支教青年的心坎上。

  赞许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勉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嘱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信笺对话”,于润物无声中,引领青年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引领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深入基层、投身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在复杂艰苦环境中成就人生。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1981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中,就有许多青年先进典型。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其中很多是像黄文秀、吴应谱、樊贞子这样年轻的面孔,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人民的事业。 

  我们看到,冬奥赛场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历史最好成绩,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倍感荣光。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为参赛各方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我们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90%。广大青年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在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